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AMTeam.org
知識管理的運行制度
知識運行制度是促進知識積累、共享和創(chuàng)新高效有序運轉的保證。根據(jù)知識活動的過程,可以建立配套的機制來指導企業(yè)的知識管理,主要包括知識收集機制,知識存儲和分類機制,知識利用和轉化機制,知識更新和清理機制。
知識的收集就是將已挖掘和沉淀出來的知識放入到知識文檔庫中。為了保證知識庫內容的嚴肅和有價值,需要知識收集機制來約束放入庫中的文檔。比如規(guī)定哪些方面的內容可以放到企業(yè)知識文檔庫中。
知識的存儲和分類機制是指存儲文檔需要遵循的要求以及如何將存儲的文檔進行分類的標準。存儲文檔應該遵循“誰產生誰錄入”的原則,而為了使企業(yè)的知識更好地共享和應用,企業(yè)的知識應該按著崗位,專業(yè),屬性等不同的維度進行科學的分類。
知識的利用機制是為了確保建立一種寬松的交流環(huán)境,比如例會,經驗交流會等方面的相關操作制度。而知識的轉化則主要是如何將外部專家和學者的知識轉化為企業(yè)內部的知識,如何將企業(yè)內部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可以被廣泛利用的顯性知識,這些都需要相應的轉化機制。
建立知識定期更新和清理機制,就是要求知識管理人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必須重新審視已經存檔的文件之間是否有過時的內容、失效的內容、繁雜的內容或互相沖突的內容,將無用、重復或者過期的知識文檔清理出來,這樣就能確保存檔文件的有效性、精煉性和一致性。
知識管理部門不僅僅是需要建立相應的知識管理運行制度來指導企業(yè)實際的知識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配置相應的人員去執(zhí)行,推動和監(jiān)督這些制度的實施。
知識管理的文化激勵
知識管理實際上就是知識的積累,存儲,利用,共享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些都離不開人的介入。人和企業(yè)的觀念就對知識管理構成了直接的影響。因此,企業(yè)在實施知識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種新型的企業(yè)文化,一種有利于知識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業(yè)文化。這種新型的企業(yè)文化鼓勵人們,在不損害企業(yè)專有知識秘密和保證經營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公開內部的信息和知識,使每一個員工都能接觸和使用,使組織內的知識能夠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便員工將知識轉化成為有利于企業(yè)發(fā)展的生產力。
知識管理需要觀念的轉變
轉變觀念,應該從領導開始。領導要身先士卒,通過自身的表率作用,使員工認識的知識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堅定的推行態(tài)度,讓人員工認識到知識管理的勢在必行。通過領導的帶頭作用,開始由上而下對知識管理積極配合的態(tài)度。轉變觀念還需要循序漸進,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不可能一下改變。要求員工進行知識共享,無異于讓他們承認自己在某些領域遜色于人或將自己引以為傲的資本拱手讓人,抵觸情緒的產生是很自然的。所以,如果突然的變化,結果可能是消極的,因此在變革過程中,要有高漲的積極性和堅韌的精神,從容面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
知識管理需要宣傳的引導
知識共享的好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理解的,因此知識共享的意義,知識管理的意義需要反復不斷的宣傳。有經驗表明,在組織中,一種主張往往需要重復五到六遍才會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注意。讓人了解一種主張更是需要多次的互動交流才能完成。而且在宣傳的過程中,為了強化知識管理的好處,加深員工的印象,可以采用事實來說明的方法??梢耘e出員工親身經理的具體事例,借助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說明問題,也可以請客戶進來表達他們的抱怨,還可以派代表到成功進行知識共享的企業(yè)去感受知識共享帶來的好處。總之,要讓員工感覺所有的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知識共享而造成的,解決這些問題已是刻不容緩,而知識共享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鑰匙。
知識管理需要環(huán)境的培育
知識管理環(huán)境的培育不能單單依靠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技術支持,還應該以人為基礎,合理采用一些有利于知識管理推進的方法,比如借助Tutor制度完成企業(yè)內部知識的垂直轉移,通過AAR事后檢查法,培養(yǎng)員工的學習意識;建立一些便于員工之間相互自如交流的文化團體或非正式組織,比如知識實踐社區(qū),讓員工可以在選定的專業(yè)領域與其他具有相同專業(yè)的人員進行交流進而分享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定期召開一些經驗交流會,讓有經驗的員工或者取得較大業(yè)務的員工與大家分享相關經驗和技能,促進所有員工的共同進步。
知識管理需要制度的保障
知識管理的考核制度
知識管理考核是對員工的知識管理貢獻和成果進行審查和評鑒,確定其業(yè)績和效果。可以有兩種手段,一時人為的由上級領導和相應的知識管理人員對員工的貢獻和成果進行真實性審查和有效性的評定,這就需要建立員工知識管理的考核制度。另一種手段是利用計算機來進行評估,比如市場營銷人員收發(fā)了多少電子郵件,給哪些重點客戶分發(fā)了電子郵件,這都可以采用電子郵件管理系統(tǒng)軟件來評價員工在知識共享與交流方面的成果。
知識管理的激勵制度
如果說知識管理的考核制度是核實員工的知識貢獻程度,那些知識管理的激勵機制就是將員工的績效具體化為員工愿意接受的收益。所以,企業(yè)同樣需要相應的激勵制度與之配合。企業(yè)有必要推出一系列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的措施,幫助建立知識共享的環(huán)境。物質激勵主要是指將員工知識管理的貢獻與薪酬掛鉤,通過增發(fā)薪水,獎金,福利等來激勵企業(yè)員工。精神激勵主要是針對那些對經濟利益的刺激不太敏感的員工可以采用晉級、晉職的方法來激勵;而對名望非常重視的員工可以采用知識署名的方法來激勵,或者建立專家?guī)煜到y(tǒng),將其名字納入其中;對進一步深造非常重視的員工可以采用知識培訓的方法來激勵等等。知識管理的激勵制度應該將重點放在精神激勵上面來,而物質激勵作為輔助措施,讓員工真正地從根本態(tài)度上認同知識管理,支持知識管理,而絕非是僅僅因為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這是每個企業(yè)在建立知識管理激勵制度時都應該正確認識到的。
知識管理管理體系設計主要針對內容建設,組織推動和文化激勵的三個方面,需要建立也業(yè)務緊密相關,而且分類完善的知識文檔庫;需要旨在推動知識管理的組織結構和部門;需要有助于知識共享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文化;需要知識管理的運行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雖然這些只是知識管理建設藍圖的一部分,但確實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知識管理的管理體系為知識管理藍圖搭建了一個完善的框架,為知識管理的系統(tǒng)建設提供了基礎,為知識管理的持續(xù)改進確定了方向??墒钦f,知識管理管理體系的設計直接決定了知識管理工作的成與敗。
相關鏈接:知識管理的管理體系設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