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劉崇圣+吳龍杰+辜達齊:做建筑先投入實地的在地生活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邁入第2屆的ADA新銳建筑獎,在公布入圍名單后,這10組陌生的名字、11件多元的作品,逐漸在建筑界形成話題;透過獎項活動,更讓這些年輕的建筑人有了發(fā)聲的平臺、展現自己的機會。

邁入第2屆的ADA新銳建筑獎,在公布入圍名單后,這10組陌生的名字、11件多元的作品,逐漸在建筑界形成話題;透過獎項活動,更讓這些年輕的建筑人有了發(fā)聲的平臺、展現自己的機會。我們進行了一個月的策畫與專訪每位入圍者,就是希望經由這些入圍者的親自講述,梳理出這個世代的建筑觀點。

首先,要為各位讀者帶來本屆新銳之一:劉崇圣+吳龍杰+辜達齊的3人專訪,藉由這次的入圍作品「徑.鹽埕埔」,讓我們聽聽年輕一代的建筑人,在面對坐落于具有深厚歷史紋理的老街屋裡,如何尋求新的空間想像,而他們又是透過什么方式,找尋到心中對于建筑的核心價值!

1990年代左右,宜蘭開啟一系列文化環(huán)境與空間地景的再造運動,藉由推動環(huán)境保育、社區(qū)再造、空間規(guī)劃等等方式,以宜蘭固有的自然地景、生活文化地景的對外展現為主軸,吸引大眾透過觀光活動,接觸到當地厚實的土地文化。

宜蘭在此般空間再造的歷程中,也催生不少以長期在地經營為理念的建筑團隊。入圍今年ADA新銳建筑獎的劉崇圣、吳龍杰以及辜達齊,即是延續(xù)宜蘭在地經營發(fā)展脈絡下,形成的年輕建筑團隊。叁人早期曾于黃聲遠建筑師事務所任職,也培養(yǎng)起他們習于自土地情感的氛圍裡,找尋環(huán)境議題的設計操作模式。

劉崇圣離鄉(xiāng)赴美求學的經驗,讓他更加確信,在地生活是建筑創(chuàng)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條件,他也提到了這段經驗的感想:「當時有很大的感觸,就是做設計的人,終究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做設計會比較有感覺,所以回來后就想好好在自己的環(huán)境裡,思考清楚做法,并且對環(huán)境有感情,從環(huán)境裡找到可以談的事情?!?/p>

2011年他們?yōu)榱藞?zhí)行「徑.鹽埕埔」這件設計委託案,千里迢迢南下高雄鹽埕,成立臨時工作室,以融入當地生活的方式,試圖梳理出這處老城區(qū)的歷史進程與市井趣味,并將這些生活感受,累積成這件空間改造案的議題思考基礎。

面對鹽埕這個鄰近港口,瀰漫著傳統(tǒng)工商業(yè)氣息的老城區(qū),他們如何透過穿梭于巷弄與舶來品商店街等新舊紋理的經驗裡,運用對舊建筑的改造來詮釋當代的城市空間觀點,并實際解決傳統(tǒng)街屋光線不足、通風不良等等問題?我們不妨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Q:當初是什么因緣接下在高雄這件案子?

A:因為我是高雄人,業(yè)主和我有共同的朋友。業(yè)主塬本住臺北,他想回去外婆當初創(chuàng)業(yè)的透天厝做旅行文創(chuàng)空間,這棟房子在30多年前是有名的婚紗設計公司,當時所有達官顯要都會來這訂製婚紗禮服。一開始他還不知道這間房子要怎么做,我就帶著他在宜蘭走一圈,從宜蘭城走到宜蘭河,他跟我講了關于那棟房子的故事,每一次的討論,像是我們與同事討論、帶著學生評圖交流,業(yè)主都在旁邊參與,討論到最后就有了共識,業(yè)主在這過程中,其實反而也像是我們的同事。

Q:這個案子對你們來說,挑戰(zhàn)性在哪裡?你們叁人在這裡面,各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分工、合作?

劉崇圣:我們事務所主要駐點在宜蘭,為了這個案子,把部分團隊移到高雄。設計階段由我?guī)е鴪F隊進行,并在塬來的房子裡設立臨時工作室。正式施工期間,沒辦法讓團隊的每個人長時間都留在基地,剛好達齊是高雄人,所以我們請他留下來駐點,繼續(xù)和業(yè)主做施工上的細節(jié)調整。最后達齊也因為這個案子,和當地老鹽埕的人開始有后續(xù)的活動和計畫,算是這個案子的延伸。

這個案子當時找不到營造廠愿意承攬施工,因為我們畫了兩本施工圖。營造廠看到一棟小房子能畫兩本頗有厚度的施工圖,覺得我們發(fā)瘋了,又因為預算不高,所以找不到合適的營造廠。后來我們乾脆自己找工人來做,基本上是半義務的幫忙工程管理。業(yè)主本來還在臺北工作,后來他索性辭掉工作,南下到工地現場決定事情,一同參與。

辜達齊:這個案子一南一北的進行模式是需要很大的耐性,也因為這個案子,開始受到當地其他設計相關產業(yè)的關注,高雄駁二還邀請我們去參展。之前我們都曾在田中央(編按:黃聲遠建筑師事務所)工作,田中央也是以在地經營的角色,來做建筑創(chuàng)作,但沒有這種遠距離的合作方式,所以算是滿特別的經驗。

壞處是溝通過程不方便,因為設計畢竟牽涉到很多細節(jié),我必須繪製很多圖面和拍許多照片傳送回宜蘭,才能完整敘述在高雄發(fā)生的事情,以利于討論。對我的好處是,我遠在高雄可以亂搞(笑)。我親自與在地營造團隊針對設計部分做討論、調整,這會讓我的經驗值提昇,對一個建筑人來講,這是很好的訓練過程。

Q:你們?yōu)榱酥噩F老鹽埕的生活軌跡,并讓老鹽埕與舊崛江商圈的生活感延伸入內,請問是如何透過設計手法,來處理老鹽埕這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議題?

A:鹽埕是被壽山、愛河與港口包圍起來的叁角形區(qū)域。這裡塬來是鹽場,有著很特殊的城市紋理。當時我們在做設計之前,先研究整體鹽埕的生活軌跡。鹽埕旁邊有高雄最早的發(fā)源地:哈瑪星,1939年時,鹽埕已經是非常熱鬧的地區(qū),后來隨著港市分離,都市發(fā)展往東移,鹽埕因而沒落。鹽埕有一條街叫做「大溝頂」,塬來是用來排水,后來因為商業(yè)活動越來越熱絡,居民都想找到一方之地來做生意,因此把大溝頂加蓋,好增加土地面積,讓大溝頂變成了生意街。

大溝頂從港口連接到愛河,近1公里長,是個很漂亮的線性空間,途中跨過6、7個街廓,大溝頂兩旁延伸出很多特殊的生活路徑,我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當地文化,這些街道也可說是高雄生活的縮影,因此「徑.鹽埕埔」的設計構想便是從大溝頂出發(fā)?;剜徑鬁享敚鎸捄苷?,只有3米6的寬度,我們刻意將線性空間拉到建筑物裡,并在建筑物內做垂直延伸,將老鹽埕的生活軌跡拉進來。

Q:為了改造這種面寬窄的長向街屋構造,你們運用「天井」做為本案的主要空間手法,如何決定天井的範圍要落在街屋的哪一段?

A:我們在現場生活時,發(fā)現基地旁有許多奇特的虛空間,因此我們透過天井的配置,結合這些虛空間。天井錯落的位置和範圍,與旁邊鄰近的空間是有關係的,所以會和鄰居發(fā)生互動,譬如天井會飄進鄰房煮菜的氣味。

Q:得知入圍ADA新銳建筑獎后有什么感想?怎么看待這個獎項?

A:我覺得很幸運,因為今年很多人參加,在這次入圍者裡,也有認識的朋友。很高興有這個平臺,讓我們和其他建筑師的想法,透過這個平臺可以彼此對話、溝通。平常其實很難有機會看到別人在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團隊是在小地方做小事情,能有機會被拉出來討論,是滿難得的機會。

Q:近年來老建筑再利用逐漸成為顯學,對于新與舊之間該如何拿捏,你們的看法是什么?

A:會變成顯學應該是與現在新的建案或是公共工程案的數量都比較少有關,所以未來年輕建筑師要面對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內,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

我們的核心理念是不管基地在哪裡,思考都是如何從周圍環(huán)境來切入設計。最近這幾年也體認到一件事,日本人在臺灣做的都市計畫,到現在已經滿一百年了,所以我們現在面對的都市環(huán)境議題,是在整理這一百年來,不斷疊加出來的空間,因此如何放入年輕人的新觀點,是我們在思考的事情,不管是在高雄鹽埕或是在宜蘭的案子,我們必須思考如何提出關于未來新的想像。

Q:在宜蘭以及黃聲遠建筑師事務所的經驗,對你們操作設計有何影響?

A:黃老師很喜歡透過模型來發(fā)想設計,從前在他的事務所裡,他會讓我們接觸到設計案的每個階段,把我們當作建筑師在訓練,所以我自己開業(yè)后,對于案子每個階段會遇到的事情就不感到陌生,還能更深入地去執(zhí)行和解決。因為與黃老師共事,而理解到,要找到設計切入點,需要透過很多工具,最重要的是透過「實際在當地生活」的經驗;再來是要有時間發(fā)展設計,宜蘭這裡整體步調對設計者來說,還滿適合的。

Q:對于建筑,你們想要追求或傳達的是什么?

A:我們最近在處理一個冬山車站下的閒置空間,準備把它規(guī)劃為銜接目前冬山老街,以及未來將會有的森林公園。冬山河流域上、中、下游,分別有不同的農作物,上游是茶、中游是稻米、下游是其他農作物,這些農作物將來會利用這個空間,做食材的推廣。這個案例也傳達了我們現在的核心理念,即是研究如何將既有生活的軌跡、路徑、空間環(huán)境放到建筑裡面。

 

發(fā)布:2007-11-10 14:3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計劃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