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資產管理系統(tǒng) > 成本管理軟件
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研究綜述
(一)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經濟職能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可以說是在整個社會經濟層次上與之相對應的兩種按制度化規(guī)范進行經濟資源分配的方式。如果說,計劃經濟的特征在于企圖通過單一的科層組織來囊括全部社會經濟活動,用行政指令控制社會經濟運行過程;那么,市場經濟的特征則在于企圖通過市場體系來涵蓋社會盡可能大的部分,用市場交換原則來處理社會成員之間的各種關系。
計劃經濟制度后果導致了社會經濟運行機制的僵化,資源配置的無效率,經濟發(fā)展的經常性失衡以至最終停滯,但是從理論上說,其作為社會組織形式,是有可能單獨囊括整個社會的全部活動的。與之相反,盡管實踐與理論均能證明競爭市場能夠帶來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及經濟效率,但是,市場經濟卻沒有包括整個社會的能力,而且作為社會經濟資源的基礎配置方式,它的存在及正常運轉,需要政府從多方面介入社會經濟運行,為它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外部環(huán)境及基礎條件。這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其具體可概括為三個方面: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穩(wěn)定經濟。政府的這些經濟職能,可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或法令規(guī)章等行政措施來實行。
1、資源配置
市場經濟能夠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是建立在市場成功,也即經濟中具有一整套能取得理想的資源均衡配置能力的競爭市場基礎上?,F代福利經濟學的第一基本原理證明:只有在下述條件下,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才是有效率的:①擁有充分的市場;②所有的消費者和生產者都處于競爭狀態(tài);②存在著市場均衡。而當這些假設不成立時,將產生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即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競爭失效。為了保證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 能夠發(fā)揮調節(jié)經濟的作用,就必須有充分的競爭。然而,在現實的市場經濟中,一方面產品之間總是有差別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交易費用等交易成本也往往阻礙著資源的自由轉移。這些因素都會增強個別廠商影響市場的能力,削弱市場的競爭性。(2)公共產品問題。公共產品是與私人產品相對而言的。私人產品(例如一塊餅或一雙鞋)的消費具有排除性和競爭性,一個人消費了這一產品,別人就無法同時消費它。而公共產品的消費則相反,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除性。增加一個人消費某種公共品并不會減少其他人對該產品的消費數量和質量,而要排除某個人對該產品的消費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國防是典型的純公共產品。顯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人人都會希望由別人來提供公共人品自己免費使用(如同免費搭乘:Free Ride),由于公共產品的非排除件,這是完全可行的。另—方面,由于共有非競爭性,這類產品應免費提供。如果不能回收成本賺取利潤,市場經濟中的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生產者是不會提供這類產品的。市場本身無力解決公共產品的有效提供問題,而這些公共產品對消費者往往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政府部門的干預就非常必要。(3)混合產品和外溢性問題。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純公共產品和純私人產品都是非常少的,許多產品和勞務有著私人產品的部分特征,同時其成本或收益又有顯著的外溢性。這類產品稱為混合產品?;旌袭a品的生產或消費,可以繞過價格機制直接影響他人的經濟環(huán)境和經濟利益,對他人產生額外的利益或成本,但生產者或消費者并末因此得到報酬或進行賠償,這些成本收益在企業(yè)或個人進行經濟核算時往往不予考慮,故這種現象被稱為外溢性現象。有外溢性特征的產品,其私人成本(收益)與社會成本(收益)是不一致的,其差額就是外部成本(收益)。由于外溢性的存在,成本收益不對稱,這就會影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因為企業(yè)或個人進行決策的時候,只可能將其實際承擔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進行比較,在無需對外溢成本進行賠償的情況下,經濟主體實際承擔的成本會小于其活動的總成本,因而會過量從事會產生外溢成本的活動;相反,在外溢利益得不到報酬的情況下,就會選擇較少地從事該類活動。因此,就必須有政府部門的介入和干預。(4)市場的不完全。市場無法有效提供的產品不僅僅是公共產品和有外在收益的產品。還有許多產品市場也無法提供或無法充分提供,此時則存在著市場不完全的問題。保險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保險業(yè)的發(fā)展很快,但私人市場仍不能為很多重要的風險提供保險。這——方面可能是因為私人保險市場的范圍太窄;另一方面,有很多風險本身就是由政府行為引起的(如失業(yè)會受到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因而政府部門直接進入保險市場,完善保險市場就非常必要。此外,西方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市場在提供信貸上也遠不夠稱職。對于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市場經濟,市場不完全的領域就更加廣泛了。有些投資巨大,獲益周期長的產業(yè),私人部門是不敢貿然經營的,比如某些高科技新興產業(yè)等,在這些領域也是需要政府部門介入的。(5)偏好不合理——優(yōu)值品、劣值品問題。個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場競爭結果的合理性的前提條件,但在現實的市場中,并不是每個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赡苣撤N產品能給個人帶來較大的利益,但消費者本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給予它以較低的評價,也就是說只有在很低的價格下才愿意購買,或者相反,某種產品能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并不大,或者根本有害無益,但消費者卻給予它較高的評價,表現為池愿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盡管對于什么是合理的偏好,怎樣的評價才是正確的,并沒有一致的精確看法,但人們可以認同的是,在現實市場中,至少某些人的偏好在某些方面不盡合理。例如,有人低估了教育帶來的好處,不愿意為子女受教育付出代價,導致學齡兒童棄學經商;又如,有人高估了香煙的好處,甚至有人愿意高價購買毒品。我們把消費考的評價低于合理評價的產品稱為優(yōu)值品(Merit Goods),而把消費者的評價高于合理評價的產品稱為劣值品(Dismerit Goods)。這兩種情況都為政府干預提供了理由。(6)信息的不完全。信息從很多方面看也是一種公共產品,增加一個人的消費不會減少其他人的消費量,因此,私人市場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很不足,信息的不充分會影響到競爭的充分性,由此也會影響到市場機制的運轉效率。因此就需要政府來生產和提供信息。
- 1加強項目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思考
- 2項目成本管理:淺談項目內部成本控制
- 3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 4成本管理:加強技經工作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 5提升房地產開發(fā)項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分析
- 6產品開發(fā)項目管理方法和工具
- 7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的三個基本問題
- 8工程項目內部成本控制及措施芻議
- 9成本管理:施工企業(y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思路與對策
- 10項目經理對成本的考慮
- 11成本管理: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 12論施工企業(yè)推動項目部成本管理工作的要點
- 13成本管理:如何進行建設項目成本管理
- 14成本管理:成本預測提高中標率
- 15工程項目成本管理
- 16淺談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的成本控制
- 17建設單位控制工程造價的模式與途徑
- 18企業(yè)項目目標成本的測算
- 19ERP中的成本管理
- 20項目管理中如何看待項目成本管理
- 21項目成本管控方法分析
- 22成本管理:淺談工程項目的投資控制
- 23論電力施工企業(yè)成本管理與控制
- 24現代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方法及其評價
- 25企業(yè)成本管理系統(tǒng)誰有?
- 26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幾點思考
- 27成本管理:淺析建筑施工企業(yè)項目成本管理
- 28談項目采購管理中成本降低的幾點認識
- 29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原則、方法
- 30成本管理的技術和工具有哪些?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