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依靠項目辦公室來改進組織的生產力
作者:Kent Crawford
譯者:吳浩,PMU翻譯組
郵件:pasi_wu@263.net
合同可以說是一項巧妙的工作。如果支持項目交付的過程不正確,就會面對失敗。
項目管理出現的幾十年,其中一部分已爭論了數百年,但是在最近的三五年,項目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又重新煥發(fā)的巨大的生機。原因是:信息技術,信息服務和新產品開發(fā)組織發(fā)現了項目管理。以前項目管理是建筑業(yè)和大型政府項目的工具包中的傳統部分,現在無論在哪里,當壓縮“時間到市場”的周期成為一個問題的時候,項目管理閃現出重要性,換句話說,項目管理遍及現代市場。因為行業(yè)工作難于壓縮產品的生命周期,難于縮減成本,難于提高可交付物的質量,所以他們的目光日益轉向項目管理。
因此,廣泛的實踐和研究該學科中的項目控制系統和進度開發(fā)已經在較少的傳統領域外找到一個家,例如高科技行業(yè),那里的組織在日益增加的壓力下要求更高效的利用研發(fā)基金。已經有了一個轉變:關注交付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商業(yè)部分:關注管理項目的過程和商業(yè)。

仔細研究信息技術的商業(yè)方面,我們發(fā)現壞消息:大部分項目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公平來講,在其他工業(yè)里,項目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但它們不會常常遭受極端細的審查,但是信息技術行業(yè)經常如此。原因很簡單:盡管納斯達克修正高科技行業(yè)指數,但它仍是這十年來經濟界里最大的創(chuàng)造財富部分。我們中的大多數熟悉Standish Group International Inc.的報告,這是一家在丹尼斯的研究公司,自1993年開始跟蹤信息技術行業(yè)項目失敗率。它的最新調查顯示46%的IT項目超過預算和超過預期時間,28%的IT項目是兩者都超過。它的另一項研究表明非常小的成功率:由財富500強企業(yè)承擔的IT項目只有24%會被成功完成。
1.問題是什么?
事實很大程度上在于IT組織一直培訓技術專家來管理項目并希望他們能成功-特別強調有了信心,他們就一定會成功。不幸的是,他們通常不是選擇那些具有商業(yè)敏感的人和對于有效的管理和交付復雜項目培養(yǎng)的必要性。但是本質講,不是這些人有問題,而是缺乏過程。許多組織沒有把充分的項目管理過程擺在合適的位置,卻期望執(zhí)行項目的人能交付可重復成功的結果?!缎畔⒅芸冯s志簡潔的把它放在1996年8月刊的發(fā)行:“項目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細節(jié)上誤入歧途而是缺少程序,方法學和管理項目的標準”
就這個問題這里有一個類似的情況,也許會有所啟發(fā):想象一個沒有合適的金融系統的組織:他們去當地的商業(yè)學校雇傭一個新畢業(yè)的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來為這個組織創(chuàng)立一個復雜的金融和會計系統。這個會計人員接受過基本的培訓,但是在基本上沒有合適過程和程序的前提下,期望他能執(zhí)行會計,金融和仔細分析都是不現實的:沒有常規(guī)的明細帳目的建立,沒有每個月末出清存貨的程序,沒有標準的格式和模板。即使這些都已經建立,因為沒有給那些可能正做相似工作的人傳遞信息的文件記錄,所以沒有可重復性的過程。所以會計人員面對著一張白紙而必須在沒有或很少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金融系統。即使去教科書里找,也很難幫助那些執(zhí)行金融系統的人們,做工資會計,記錄應交付的帳目,可重復的應收帳款,收集應收帳款,處理個人所得稅等等。
在大多數組織中項目管理者的困境都非常相似。項目管理者通常被要求在沒有方法學,沒有程序,沒有過程的條件下管理一個項目,他們很難做到使項目受控。這就是在所有行業(yè)中為什么項目會如此悲慘失敗的最大的決定因素。
2.要做什么?
大多數組織相信可以通過花錢買到項目管理軟件和培訓來解決項目管理中的問題。然而,回頭看看類似的我們的會計系統,會告訴你僅僅依靠軟件和培訓不會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