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認識知識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zyj

專業(yè)角度來說,知識是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語境信息、專家見解和直覺的非固定混合體,為評估與利用新經驗和信息提供了環(huán)境和框架。知識來源于知識擁有者的頭腦當中,并為之所利用。組織中,知識的存在形式不僅僅是在文件或者存儲庫中,還包括日常活動、流程和規(guī)范。

    從組織知識的存在方式以及管理形式的角度來看,知識管理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實現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存儲,并且能夠實現對他們的有效訪問。知識的傳播靠的是意會和理解,信息技術和知識管理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在提供一定技術手段的基礎上實現個人知識的增長。

雖然知識可以分為很多類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know,一般意義上來說,知識應該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應,產生于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過程,并且被應用于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簡單來說,知識存在以下幾點特性:

1.知識存在于人類認識事物的行動中

專家所掌握的知識是經驗積累的結果,是他們行動、思考以及談話的“提煉物”。然而,他們的知識是動態(tài)的,持續(xù)發(fā)生著變化的。這種知識形態(tài)并不是靜態(tài)的知識體,而是作為一個活動過程存在。

2.知識是顯性的也是隱性的

一般來說,我們能夠理解的知識遠比我們能夠表達的知識要多。這就出現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商業(yè)角度來看的話,隱性知識要比顯性知識高貴的多。隱性知識的分享要靠互動以及非正式的學習活動等。即便是顯性知識,也要依靠隱性知識。

3.知識的個體屬性和社會屬性

認識事物的經歷屬于個體,但是知識卻不只是個體的,知識的傳播需要共同參與的過程,即知識的個體屬性和社會屬性。

4.知識是動態(tài)的

任何行業(yè)的知識集合都是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的,知識的動態(tài)性并不是指缺少穩(wěn)定的核心。實踐社群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建立這樣一個共同基礎,使已經理解的內容實現標準化,這樣就可以集中力量到更先進的地方。

發(fā)布:2007-03-21 15:13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目標計劃管理軟件
聯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