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建筑OA系統 >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關于印發(fā)徐波、吳慧娟同志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宣貫會上講話的通知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關于印發(fā)徐波、吳慧娟同志在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宣貫會上講話的通知

[2004]建質設函字106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設廳(建委、規(guī)劃委):

  現將徐波、吳慧娟同志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宣貫會上的講話印發(fā)給你們,供各地工作中參考。

  附件一:徐波同志講話

  附件二:吳慧娟同志講話

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與行業(yè)發(fā)展司

二○○四年十月二十日

            徐波同志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

             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

                 宣貫會上的講話

  經過了一年多的調研論證和反復的討論修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終于在8月23日頒布實施了,部令的出臺對于推動審查制度的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貫徹落實好部令是當前施工圖審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回顧審查工作的開展情況以及部令的起草過程

  在部令出臺的時候,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施工圖審查工作這幾年的發(fā)展情況,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審查制度的變化。2000年1月30日,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工作的形勢下,在國內幾個城市試點和大量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設立了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把施工圖審查作為工程建設管理一個必須的環(huán)節(jié)。2月份,我部頒發(fā)了建設[2000]41號文《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開始在建筑工程中實施施工圖審查制度。四年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圖審查工作已經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超過2/3的省市開展了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施工圖審查。審查制度的實施是勘察設計質量監(jiān)管方式的重大突破,可以將勘察設計文件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在工程施工之前發(fā)現并及時糾正;同時,這一監(jiān)管方式相比以往的質量檢查其覆蓋面更廣,科學性和系統性也更強;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通過施工圖審查有效地避免了安全隱患和質量事故的發(fā)生,成效十分顯著。根據對2003年審查情況的統計,全國審查了110402項總計8.65億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共發(fā)現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48983條次,13717個安全隱患。審查工作的開展,也使得勘察設計單位和勘察設計人員貫徹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自覺性逐步提高,約束了建設單位一些不規(guī)范的市場行為。同時,不少地區(qū)充分發(fā)揮審查工作的作用,將審查中發(fā)現的質量問題,分類匯總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也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勘察設計技術水平,這些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審查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發(fā)現不少的問題。首先,由于是一項新的制度,大家在認識上和理解上不是很統一,對審查機構的組織形式、審查內容、審查的委托形式等內容原來只有原則規(guī)定,有些內容如審查機構的管理,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的責任、主管部門的責任沒有明確的界定,也沒有具體的處罰規(guī)定,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管理的差異,具體的工作中也容易產生一些不同的理解。其次,工作中也出現了審查行為不規(guī)范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少數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缺乏必要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爭任務、搶市場,隨意壓縮審查周期,忽視審查質量。采取政府統一委托的地區(qū),也出現壟斷、拖延、設卡、服務不到位的現象;同時,個別審查機構缺乏對待審查工作的嚴肅性,人員選擇隨意性大、后期培訓管理不力,造成審查人員素質低下,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審查質量和審查工作的社會形象。

  審查工作的開展也遇到了一些誤解乃至阻力。有的地方政府和建設單位認為增加了基建投資、延長了建設周期,部分勘察該計單位也反映低水平審查高水平、知識產權無法得到有效保證等問題,關于審查制度必要性的爭論也一直存在,這些問題客觀上有建設各方對這項新制度在理解和認識上不足的原因,也反映了我們審查操作不規(guī)范、審查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在這次行政審批改革工作中,國務院行政審批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曾對審查制度提出過疑問,今年3月份,培炎同志在《解放日報》關于施工圖審查的情況簡報上作了批示,建設部領導十分關心和支持這項工作,當時王素卿司長組織大家反復研究,對審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進行了大量的說明,對當前的問題和今后的發(fā)展也做了客觀的分析,并給國務院作了正式的報告。經過廣泛的調研論證和幾年來的成功實踐,我們認準了這項制度是政府監(jiān)管的一個有效手段,使用得好,一定能夠極大地推進政府監(jiān)管的水平,也能夠促進勘察設計技術質量水平的提高,真正起到保護公共利益、公眾安全這樣一個目的。5月23日,法國戴高樂機場事故發(fā)生后,工程界對審查制度也開始有了新的認識,更為重視和關注了。

  各省市建設主管部門為審查工作的發(fā)展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努力,幾年來,各地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具體的經驗,對暴露出的問題都作了細致的考慮,我們也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調研,因此可以說,出臺審查管理辦法部令既是客觀上的需要,其條件也是比較為成熟的。

  部令的起草過程十分認真細致,也經過了一些反復,從2003年3月15日在北京召開部分省市的討論會到現在,期間我們召開了10多次不同形式的會議,反復聽取包括房地產開發(fā)商、勘察設計企業(yè)、施工企業(yè)、監(jiān)理企業(yè)和各級建設主管部門等不同層次多方面的意見,并兩次書面征求全國各省市的意見,在SARS期間大家也沒有停頓,用電子郵件的方式,上下互動討論修改,我們還對各種輔助資料包括國內的國外的情況都進行了匯總分析,各地也積極組織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非常有益而實用的意見,很多思路不停地進行修正。建設部領導對這項工作十分重視,2003年11月,部常務會對部令的草案進行過一次審議,2004年5月,國務院決定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轉變管理方式后,經部領導同意,我們根據這一精神又做了調整,今年6月29日,部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后,遵照部領導指示,再次在互聯網上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部里法規(guī)司對此項工作也非常重視、非常支持,現在部令終于出臺,應該講很不容易,是嚴謹和認真的,也體現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部令規(guī)定的審查管理辦法與原有做法的異同

  新的管理辦法充分考慮了政策的連續(xù)性,也兼顧各地現有做法,從審查機構定位、審查工作性質、審查責任到機構設立、任務承接、政府監(jiān)管等多方面都作了比較系統比較科學的規(guī)定:

 ?。ㄒ唬嵤┲黧w的轉變

  審查制度的一個主要轉變就是轉變審查管理方式,將《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guī)定的由建設主管部門對施工圖實施審查并對審查合格的施工圖進行批準的做法,改變?yōu)橛山ㄔO主管部門認定的審查機構進行審查,審查后不需要再經過建設主管部門的批準,審查機構出具的審查合格書可直接作為施工許可的依據。這一方式的轉變部里經過了認真研究,并征得審改辦和國務院法制辦有關同志的同意,是符合行政審批改革精神的,主管部門不再從事具體的審查和批準工作也有利于劃清審查責任和順利解決審查收費問題。

  (二)關于審查工作的性質和審查機構的定位

  施工圖審查是為保證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是對施工圖是否執(zhí)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進行的審查,是政府監(jiān)管勘察設計質量的重要手段,具有強制性,審查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法人。這一性質體現了審查工作的政府監(jiān)管特點,首先,“施工圖審查是為保證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 而由政府強制實施的一項審查,體現了政府對質量的監(jiān)管。同時,這一性質也體現了審查機構與勘察設計企業(yè)作用的不同,施工圖審查“是對施工圖是否執(zhí)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進行的審查”,屬于復核性工作,審查人員需要熟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并有一定的工程勘察設計經驗,這不同于勘察設計的技術創(chuàng)作特點,勘察設計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還需要有較強的應用能力。

  規(guī)定審查機構必須是“獨立法人” 與審查機構應當承擔一定民事和法律責任的原則是一致的。部令沒有明確審查機構必須是事業(yè)或者企業(yè),也沒有明確勘察設計企業(yè)是否可以直接從事審查工作,這一考慮是照顧了審查機構的現狀,截至去年底,全國854家審查機構中,獨立的企業(yè)585家、獨立的事業(yè)131家、勘察設計企業(yè)138家,江蘇省還專門由財政部門批準了事業(yè)收費。但是從審查工作的性質和技術特點看,審查機構作為獨立的中介機構應該是發(fā)展的方向,各省在認定工作中可予以適當考慮。

  關于“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提法,我認為,這一提法是一個帶有導向性的原則,這和審查工作的政府監(jiān)管特點也是相符的。審查業(yè)務由審查機構直接承擔,審查工作的技術性強,工作量大,需要必須的費用支持,審查機構的發(fā)展也需要合理的盈利,但是審查工作是為了滿足政府監(jiān)管質量的需要由政府強制推行的,審查機構有準公共機構的色彩,就不允許有過高的營利。實際上,部分地區(qū)審查收費過高也是目前建設各方對這項制度持有異議的一個原因,因此,我們在部令里明確了這一導向。

 ?。ㄈ╆P于審查機構的認定

  辦法規(guī)定,施工圖是由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審查機構進行審查,這里規(guī)定審查機構要經過認定而不是資質審批,我理解認定不屬于行政許可事項。既然審查是政府監(jiān)管勘察設計質量的一種強制性手段,政府就有權力對從事審查活動機構的條件進行查驗,機構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同時,機構數量過多,惡性競爭會嚴重影響審查質量,影響政府監(jiān)管的形象,因此有必要對認定的審查機構數量進行適當的控制,這不同于資質審批的概念。因此,法規(guī)司提出“認定”這個詞,能夠比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具體的數量請各地根據當地任務量進行合理的測算后確定。

  同樣的原因,審查機構不再設級別,而是分為一類和二類,因為甲、乙級的提法資質審批的色彩太濃。一類、二類審查機構承接任務的范圍和原來的甲級、乙級是一樣的,一類機構承接審查的業(yè)務范圍不受限制,二類機構可承擔二級及以下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的審查。

  再有就是,建設部這次徹底下放了機構認定的權限。所有的審查機構無論一類還是二類,均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設主管部門認定。關于這一改變有的地區(qū)也有些想法,一是由地方認定是否會影響這項工作的權威性,二是地方認定會面臨更多的壓力,我們認為首先這不會影響到一類審查機構的權威性,因為機構的認可條件已經在部令里作了統一的規(guī)定;其次,相信各地通過科學地測定數量,嚴格按照條件和程序進行審定,公正透明,也一定能夠做好機構的認定工作。

 ?。ㄋ模╆P于業(yè)務委托

  目前,不少地方采取的建設主管部門按不同的建設規(guī)模和投資來源指定機構審查的做法,容易產生審查責任不清的問題,與這次審查制度轉變的思路是不一致的,在操作中也存在壟斷的問題,容易產生“尋租”的嫌疑。新的辦法規(guī)定,“建設單位可以自主選擇審查機構”,這一委托方式的規(guī)定,可以避免壟斷,促進審查機構服務質量的提高,也尊重了建設單位的權益。很多地方擔心直接委托會使得審查機構容易受到建設單位的牽制而難以公正地保證審查質量,應該看到,審查是對建設單位的服務,但同時也體現了政府的監(jiān)管特點,是政府的強制性行為。因此,我們在辦法中要求審查機構必須堅持公正、嚴謹、科學的負責態(tài)度,我們在辦法中對建設單位和審查機構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也都做了相應的處罰規(guī)定。

  (五)關于審查責任

  性質和定位明確了,業(yè)務委托方式也明確了,建設主管部門在審查中的責任就劃清了,審查責任由審查機構承擔,建設主管部門只負責監(jiān)督和管理的責任。那么,審查責任如何定性呢,以前我們多次提到失察責任,這一提法還是準確的,其實任何工作都是有責任的,為什么我們把審查責任定性為失察責任呢,這主要是要將審查工作和勘察設計工作對勘察設計質量應承擔的責任做一個區(qū)分。審查責任與勘察設計責任是并行不悖的,審查機構受建設單位委托從事政府的強制性審查活動,勘察設計企業(yè)受建設單位委托承擔建設單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審查工作是對勘察設計的監(jiān)督而非勘察設計的一部分,審查機構為其審查工作的質量承擔責任,勘察設計企業(yè)為其勘察設計的質量負責,勘察設計企業(yè)和個人對其勘察設計質量承擔的終身責任不會因為有了審

查而改變。

  如何界定審查責任,部令規(guī)定了審查機構對施工圖審查工作負責,承擔審查責任。施工圖經審查合格后,仍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問題,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審查機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建設主管部門要對審查機構、審查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和審查人員依法作出處理或者處罰,同時在新的辦法中也規(guī)定了具體的處罰條款。審查質量出問題,審查機構要受處罰,審查人員也要受處罰,做得不好,情節(jié)嚴重,無法真正為業(yè)主、為社會、為政府做好審查工作的,還要取消對審查機構的認定。

 ?。╆P于審查內容

  為解決小院審大院的問題,除了規(guī)定嚴格的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條件,在機構的認定時嚴格把關外,還應當將審查限定在有明確的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為依據的內容上,以避免對有關技術問題的扯皮。為此,新辦法對審查內容進行了刪減,規(guī)定了以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安全性為主要審查內容,這既保證了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審查原則的有效貫徹,又使得具體的審查易于操作。另外,“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實際上就是指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這一解釋在建設部《關于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jiān)督規(guī)定》中有過明確的說明。

 ?。ㄆ撸┱芾砝砟畹霓D變

  辦法體現了施工圖審查制度由質量把關型向質量監(jiān)管型轉變的理念。建設主管部門不再承擔具體的審查事務,而是通過審查機構的審查對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yè)、注冊執(zhí)業(yè)人員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進行監(jiān)督,建設主管部門履行對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的監(jiān)督檢查職責。部令對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履行的對審查機構的監(jiān)督檢查內容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進一步強化了對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的監(jiān)管。同時,建設主管部門也通過施工圖審查工作加強對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質量行為的監(jiān)管,辦法規(guī)定了審查機構對審查不合格的施工圖,在退建設單位修改的同時,應當將審查中發(fā)現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yè)和人員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問題,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建設主管部門將根據審查機構的報告依法進行處罰。

  除了這些變化,根據管理的需要,部令還規(guī)定了審查的回避制度、不良記錄報送、審查人員的培訓制度等新內容,也明確了具體審查中的復查、重新審查、審查合格書、審查時限、審查機構的內部管理等要求,對審查機構和審查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處罰也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

  三、關于大型公共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

  部領導對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工作非常重視,前不久,黃衛(wèi)同志專門帶隊到北京市調研重大工程建設,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我們將講話記錄整理了一下,沒有公開發(fā)文,但是講話的很內容對于我們的質量管理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性,這次拿到會上作為一個內部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應該講,目前勘察設計質量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這從我們審查中發(fā)現那么多的違反強條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這里既有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的原因。在我國經濟建設大規(guī)??焖侔l(fā)展的時期,建設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建設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廣泛使用,相當一部分工程突破現行技術標準,對勘察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同時,一些重大工程建設不切實際地片面追求新穎奇特也客觀上使得結構越來越復雜,加大了技術風險。這些工程社會影響大,也往往是政府工程,做好這些工程的質量管理意義重大。今年以來,國外幾起大型工程的質量事故對我們的震動很大,不久前我們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大型公共建筑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各地進行了認真的檢查,總體看來,大型工程的質量安全還是有保證的,但是也發(fā)現了一些質量通病以及程序和管理上的問題,一會兒會向大家做一個通報。

  黃衛(wèi)同志在講話中指出,工程建設安全的保障要依靠法規(guī)制度,要講究科學,越是重點工程,越是大型工程,越要按程序辦事,按科學規(guī)律辦事,尊重客觀規(guī)律,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規(guī)劃、工期、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規(guī)定,這也是對我們主管部門管理的要求,希望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切實加強監(jiān)管的力度,嚴格管理。

  會議之前,我們要求各地準備交流材料,總結當地的勘察設計質量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管理的措施,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各地的建議,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完成了這項工作,這些資料對我們全面掌握全國的情況是很有幫助的,各地可以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我們也準備在合適的時候召開一次質量形勢的分析會,什么樣的指標可以反映出勘察設計的質量狀況、我們的勘察設計現狀怎么樣、影響質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通過體制和機制的改革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還將做針對性的調研。

  勘察設計的質量工作做得好與不好直接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涉及我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繼續(xù)努力,充分認清當前的質量形勢,加強制度建設、加強監(jiān)督執(zhí)法,共同做好這項工作。謝謝大家!

           吳慧娟同志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

            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

                宣貫會上的總結發(fā)言

大家好

  一天半的會議就要結束了,可以看出,大家對這次會議都做了認真的準備,討論十分激烈,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134號令)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也都進行了充分細致的考慮,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的,湖北的王處長和江蘇的唐處長還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對討論情況進行了很好的匯總,十分辛苦,在這里,我首先代表司里向大家表示感謝。這個月中旬司領導分工,我分管工程質量監(jiān)管處和工程技術發(fā)展處,勘察設計對我來說以前沒有具體接觸過,兩天來跟大家一起討論,感覺收獲不小,大家在會上對本省的情況和下一步如何貫徹部令都做了充分的探討,尤其是對一些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下面我想結合會議的討論的情況,主要講三個方面供大家參考。

  一、會議取得了共識,明確了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四個關鍵問題

  134號部令出臺是大家盼望以久的,2000年出臺《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時候,我是在建筑業(yè)管理司搞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我記得條例確定了兩項新的制度,一項是竣工驗收備案制度,一項就是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度。應該說,施工圖審查制度在四年多的發(fā)展當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得到了一定的認可,摸索了很多好的經驗,但是也存在著制度不完善和操作不規(guī)范的問題,遇到了來自各方不小的阻力。施工圖審查作為一項新制度,客觀上,大家在認識和理解上還不是非常統一,條例之后出臺的《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對于推動這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但是其中關于審查機構的組織形式、審查內容只有原則規(guī)定,審查管理方式、審查機構的管理、機構和政府的責任沒有明確界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管理的難度,從這幾年的審查工作情況看,我們是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昨天上午徐波同志已作了很好的闡述。通過134號令的頒發(fā),明確了這些問題,對于進一步推動審查工作的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明確了審查管理方式。國務院國發(fā)16號《關于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決定》明確將施工圖審查列為調整行政審批的項目,決定改變管理方式、不再作為行政審批、實行自律管理。根據這一精神,我們取消了政府對審查合格施工圖實施的批準,施工圖也不再由政府進行審查,而明確為審查機構的審查,審查機構出具的審查合格書作為政府頒發(fā)施工許可證的條件之一,按規(guī)定應當進行審查的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建設主管部門不得頒發(fā)施工許可證。

  施工圖審查作為政府監(jiān)管勘察設計質量的手段,是政府強制實施的一項工作,從事審查工作的機構要符合一定的技術條件,并須經過政府的認定,這一認定不同于資質審批。對機構的認定也是有數量限制的,各地要根據當地的任務量進行測算確定合理的數量,再在此基礎上認定機構,這也是我們這次改變管理方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第二,明確了政府監(jiān)管的內容和分工。審查工作中政府監(jiān)管的重點是針對審查機構,而不再直接針對勘察設計企業(yè)。審查的目的是保證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機構由政府認定,政府一定要加強對機構的監(jiān)管,機構的條件、管理制度的建設情況、操作是否規(guī)范等等在134號令里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對于審查中發(fā)現的企業(yè)的問題,也要按照質量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因此,我們講,政府監(jiān)管的重點由直接審查轉變?yōu)楸O(jiān)管為主,直接管理變?yōu)殚g接管理。

  部令同時明確了政府監(jiān)管職責的分工。在審查工作的管理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責任明確,部令給了地方管理較大的權力,尤其是在機構的認定和處罰上,同時責任也很重。建設部除了統一機構設立的標準、統一審查制度的建設外,對于地方管理尤其是認定工作中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也有權責令改正,這些規(guī)定在部令中都有明確的界定。

  第三,明確了審查機構的地位、性質與責任。我想從這四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審查機構必須是獨立法人,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是非常明確的。我們強調獨立法人,就意味著他要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二是不以盈利為目的。這個問題大家有一些爭論,但是審查工作是對勘察設計質量的監(jiān)管,有一定的公益性質,是由政府強制實施的一項制度,而機構也是由政府來認定,并且有數量限制,認定了機構并且給了特殊的權利讓你審查,過高的盈利是不合適的。當然合理的成本還是要考慮的,這一點也請大家做好測算,以便順利解決收費問題;三是機構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我們把機構分成二類,每一類都規(guī)定了具體的要求,審查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四是審查責任。我覺得這個責任一個是機構要對審查的質量負責,第二個是審查機構有向建設主管部門報告和備案的責任,第三個是審查機構對審查質量還負有經濟責任,這些在134號令里面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也有相應的處罰規(guī)定,但是我們仍然要指出的是這些責任并不替代或減輕勘察設計單位本應承擔的責任。

  第四,明確了審查內容和程序。剛剛我講過以前的規(guī)定在審查內容上比較原則,大家執(zhí)行起來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審查標準還是審查條文、政策性內容要不要審查等爭論比較多,這次在部令里就明確了審查的內容是限定在以強制性條文為主的技術性審查范圍,同時在審查方式和程序也進一步做了規(guī)定,明確了由業(yè)主自主選擇審查機構,并非由政府指定,政府完全抽身出來,真正做到公正、公平,監(jiān)管才有力度。

  二、關于幾個問題的說明

  昨天和今天的討論,大家都提了非常多的建議和想法,我們也會進一步整理,還要征求部法規(guī)司的意見,盡量兼顧各地的情況,盡早出臺《關于實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的通知》。我想就以下六個方面跟大家進行溝通。

  一是關于農民自建房的問題,大家討論比較激烈,兩層以上的農民自建房和規(guī)模較小的工程是否審查,確實有其特殊的困難。我想說的是,首先,施工圖審查范圍是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調整范圍來確定的,盡管我們規(guī)定了審查合格書是施工許可證頒發(fā)的條件之一,但是審查的工程范圍要比施工許可的范圍更廣,這在法律依據上是沒有問題的。其次,這樣一個范圍在操作上也有它的現實意義。“三農” 問題,村鎮(zhèn)建設問題,不只是施工圖審查,包括我們的規(guī)劃、建設整個過程的管理都涉及到體制上的問題,前不久我分管過抗震,農村抗震工作如何抓也涉及到這一個問題,部里今年已經將村鎮(zhèn)建設管理問題作為一個大的問題,如何統籌協調發(fā)展,如何從原來城市和村鎮(zhèn)的二元化管理變?yōu)橐辉某青l(xiāng)管理,也是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問題。實際上,村鎮(zhèn)建設工程的質量形勢還是很嚴峻的,這一次浙江14號臺風,農民自建房塌了不少,有些還是90年代后建的。體制上的問題不可能一時半會就解決,但大家能不能換位思考,在服務上多動一些腦筋,農民也想建好房,但是資金的確有困難,作為政府如何為他們服務要多想些辦法,比如說向農民提供結構設計的標準圖,按照標準圖設計的我就不審了;另外對于集中建房是否統一進行勘察,這樣既盡量不給農民增加負擔又能保證質量;再比如,農民自建房,自己住可以不管,但一旦要改變功能,變成飯店要出租,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就必須審查。自建但不是自用就必須要審查,既然已經作為經營項目,你就必須對社會公眾的利益負責。

  第二個熱點的問題是關于人員兼職的問題。有注冊資格的人員只能在勘察設計單位注冊,有注冊資格的審查人員固定在審查機構離開了勘察設計單位,只能是取消注冊并保留資格,按照注冊管理規(guī)定,就不能再在勘察設計圖紙上簽字,因此對于專職的審查人員不存在兼職的問題。

  要求審查人員專職從事審查工作,這既是保證審查機構穩(wěn)定的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保證審查質量的需要。但是,在技術力量薄弱地區(qū),要求所有的審查人員都專職從事審查工作,也會產生審查人員來源不足的問題,同時,專職從事審查的人員長期脫離設計一線,客觀上也容易影響技術水平,因此,134號令在規(guī)定了審查機構人員數量后,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是否所有審查人員都必須專職?;谝陨峡紤],我們在通知中提出了專職人員的最低比例要求,審查機構中專職從事審查工作的審查人員不得低于各專業(yè)審查人員要求數量的50%。專職從事審查的注冊人員,應當暫停注冊執(zhí)業(yè)并保留其注冊資格,兼職從事審查工作的注冊人員,應當與審查機構簽訂至少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審查人員只能在一個審查機構從事審查工作。

  大家在會上提到的人員來源問題、人員的利益保證問題、機構撤銷后人員的安置問題,我們也做過很多考慮,隨著施工圖審查的規(guī)范化運作,有些問題可以自然得到解決。同時,我們也在研究設立審查工程師制度的可行性,這在德國等國家都有類似的經驗,這能夠比較好地調動審查人員的積極性、增加榮譽感,我們會積極地與有關方面進行溝通,隨著我們有了一批規(guī)范的、穩(wěn)定的隊伍,有了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再提出來也可能更容易操作一些。大家在會上也提出鑒于各地情況的差異,可不在通知中具體規(guī)定比例的要求,我們可以考慮,同時,如何對兼職人員進行管理,既要保證從事審查工作相對穩(wěn)定,又要加強對這種情況下人員的非正常流動的管理,也請各地提一些建議。

  第三個就是關于備案的問題。有代表認為告知性的備案不利于管理,我覺得這里頭有一個觀念和理念的問題,首先,如果將備案與否或備案時發(fā)現的問題作為是否通過審查的依據,則又是一個新的行政審批,沒有法律依據,其次,告知性備案并不是主管部門就管不了了,通過備案發(fā)現了問題,你仍然可以依據其他法律法規(guī)進行處罰,對管理不會造成影響,而且通過備案可以及時地發(fā)現問題有效地進行管理。也有同志提出如果是告知性備案,干脆就不備案好了,這也不對,審查環(huán)節(jié)可以全面系統地反映質量狀況,發(fā)現問題,對提高政府監(jiān)管的針對性和準確性很有幫助,所以不僅要備案,還要把備案工作做好。為充分利用審查工作中反映出的大量信息,更好地發(fā)揮施工圖審查對質量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我們在今年年初試行了《勘察設計質量管理信息業(yè)務系統》,并進行過一次上報工作,大家要注意認真總結,對系統使用中的一些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下一步我們要對系統進行修改完善,各地可以自行考慮自己的系統建設,但是今后各地對建設部的上報要求統一使用這一系統,通過信息化來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四個問題是關于跨地區(qū)審查的問題,134號令沒有限制審查機構跨省審查,但是又規(guī)定了各地根據本省任務量來控制機構的數量,審查也體現了地方政府對勘察設計質量的監(jiān)督,這就隱含了不鼓勵跨地區(qū)審查的原則。我們在通知中提出,審查機構原 則上不得跨省審查。特殊情況建設單位確需選擇本省行政區(qū)域外審查機構審查的,應當經工程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設主管部門同意;審查機構出具審查合格書后應當同時向審查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設主管部門備案。大家在工作中也要注意既不要形成壟斷、封鎖,又要滿足審查工作的實際需要。

  第五個問題是關于技術力量薄弱地區(qū)的審查問題。我國勘察設計技術力量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地區(qū),尤其是多數縣級城市,在勘察設計力量尚不足的情況下,難以按認定條件成立審查機構,考慮到一些地區(qū)的交通問題,報送和審查困難,會對審查制度的落實造成一定的難度。這一問題我們在起草部令的時候就考慮過,大家在會上也發(fā)表了較多的意見,134號令沒有考慮三級審查機構的設置,這是因為不發(fā)達地區(qū)和縣級城市建設工程,尤其是規(guī)模較小工程的質量正是長期以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使審查工作真正收到成效,就不能因為工程規(guī)模較小而降低對審查人員技術水平的要求。當然,如何方便審查,大家也可以多想想辦法,比如對于技術力量薄弱,難以按規(guī)定的認定條件成立審查機構的地區(qū),是不是可以由本省行政區(qū)域范圍內的審查機構在這些地區(qū)設立施工圖審查受理窗口或者辦事機構,這樣既可以提高服務時效,同時,相信高水平的審查對促進地區(qū)勘察設計技術發(fā)展也是有利的。

  第六是關于收費的問題。目前的思路還是由各地自己定,一是隨著審查管理方式的轉變,收費有了更為充足的法律依據,通過大家的努力,各地解決收費問題不會再有太大的難度,二是各地情況有所不同,收費性質和收費標準也不盡相同,統一制定標準有一定的難度。當然了,我們也將積極地考慮爭取出臺全國統一的標準,但是希望大家不要等,因為這也有一個時間過程,大家的測算、各地的標準、各地執(zhí)行中的問題也會給全國統一標準的出臺提供很好的依據。

  會上大家還提出了如何對機構進行動態(tài)管理、知識產權如何保護、機構認定的有效期以及檔案存檔等問題,我們在會后將進一步研究。

  第三,提幾項工作要求

  一是大家回去以后要向自已的廳領導匯報,統一思想,要盡快地提出本省貫徹134號令的工作計劃和目標,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操作細則,借部令出臺的契機加強本地區(qū)的管理,加強服務。

  第二就是希望各地在機構認定中做好銜接工作,制度本身盡管有些變化但是與以前的做法還是有聯系的,昨天上午徐司長講了七個方面的變化,也講到部令的規(guī)定兼顧了現有做法,因此,對機構的認定工作不是對現有機構推倒重來、重新洗牌,而是在現有基礎上對原有機構按照新的認定條件進行考慮,既不搞一刀切,但又要區(qū)分良莠,避免出現混亂。2005年1月1日起,原有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許可證》統一停止使用,以前經我部發(fā)放的許可證,有效期最晚是到年底,各地要查實一下,對于有效期較長的證書,屆時要注意證書的回收和銷毀工作。

  第三個要求是希望大家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繼續(xù)做好審查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工作。部令是在大家實踐的基礎上出臺的,解決了我們遇到的一些問題,要更好地發(fā)揮這項制度的積極作用,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本地的勘察設計水平,還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共同推動這項工作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第四,希望大家在做好審查工作的同時,做一些適度的宣傳,這對于增加社會對我們的了解,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是很有幫助的。

  此外,我們這個會既是一個宣貫會,又是勘察設計質量形勢分析的動員會。大家的交流材料,很好地總結了本地勘察設計情況,也對產生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這對我們掌握全國情況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家也要注意認真學習交流。我們想在合適的時候召開一次勘察設計質量形勢的分析會,什么樣的指標能夠準確地反映我們勘察設計的質量狀況、勘察設計質量的現狀是什么樣的、影響質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通過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來解決,我們會做一些調研工作,先給大家吹吹風,希望各地也積極地考慮一些問題。

  最后,會上發(fā)給大家黃部長的講話作為學習資料,徐波同志也做了重要講話,大家要認真學習,回去后也要向有關領導傳達,關于待議文件,我們也會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適當修改,爭取盡早出臺。大家在工作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還有一些建議也希望及時向我們反映,我接觸這項工作時間不長,現在大家認識了,有什么問題、有什么情況也可以直接溝通,我們共同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發(fā)布:2007-07-20 17:0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進度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 項目管理系統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