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馬炳堅:向古建筑學習“抗震太極拳”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編者按:我們曾被那些震不垮的人間大愛感動,被那些溫暖蘆山的行為感動,但我們是否也應冷靜思考,為什么歷史悠久的古建筑仍能昂然屹立?如何科學避震?如何設計真正的抗震建

編者按:我們曾被那些震不垮的人間大愛感動,被那些溫暖蘆山的行為感動,但我們是否也應冷靜思考,為什么歷史悠久的古建筑仍能昂然屹立?如何科學避震?如何設計真正的抗震建筑?災區(qū)農房建設應采取怎樣的模式?

從汶川到蘆山,五年,我們進步了嗎?

關于地震,關于建筑,讓我們聽聽專業(yè)人士的聲音。

馬炳堅:向古建筑學習“抗震太極拳”

著名古建筑專家、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馬炳堅指出,現存古建筑的抗震技術使它們在屢遭地震等自然因素的破壞之后仍昂然屹立。

生態(tài)理念是中華建筑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的古代城鎮(zhèn),大都“因天時,就地利”,而古建筑的形象也是“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 斯飛”。馬炳堅認為:“在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致中和’的世界觀為核心的和諧文化濡養(yǎng)下產生的建筑文化,具有典型的東方特色和存在價值,因此至今仍具有大量值得借鑒的技巧和經驗,是我們必須繼承和發(fā)揚的寶貴財富。”

“中國木結構建筑的榫卯猶如人的骨骼關節(jié),結合巧妙,活動自如,因而有極好的抗震性能。”馬炳堅指出,“木結構建筑本身是柔性的,能夠吸收地震發(fā)出的能量,這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現代房屋所不具備的。”

馬炳堅用“文革”期間“破四舊”時發(fā)生的一件事向記者說明木結構建筑的這種優(yōu)點。“拆北京東直門門樓時,開始用的是鋼絲繩,沒能將其拉倒。但是,正當人們放松鋼絲繩,另覓措施之時,門樓居然奇跡般地恢復原狀了。”幾十年前的情景仍令馬炳堅感慨萬千。

以柔克剛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智慧,舉世聞名的太極拳就是這種思想的直接產物,而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抗震防外力的方法堪稱“建筑版太極拳”。與西方磚石結構建筑的以剛克剛不同,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在抵抗地震沖擊力時采用的是以柔克剛思維,目的是以最小的代價,將強大自然力的破壞程度最小化。

古建筑抗震的另一個秘訣在于,其柱根與建筑地基并不是死死相連的,而是以柱頂石為中介的。柱頂石是一種石制構件,安裝在臺明上柱子的位置,一部分埋于臺基之中,一部分露出臺明。有的柱頂石頂端有“海眼”,與木柱下端的榫相配合,使柱子穩(wěn)固;有的柱頂石頂端有落窩,柱子可以安放在石窩內。馬炳堅盛贊這種巧妙的設計:“基座與建筑既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這就好比桌子,當你推動它時,它會發(fā)生整體位移。但如果把桌子腿與地面固定住,那么外力推動損壞的就是桌子了。”

“目前國外方興未艾的建筑隔震技術,是指在建筑上部結構與底部之間設置一個作用類似于抗震墊的隔震層,它可以有效減少地震對地面建筑物造成的破壞。從一定程度上說,這種彈性橡膠墊依靠摩擦滑動承重座緩沖裝置來抵抗地震的方法,是受到了中華建筑文化的啟發(fā),古今中外的抗震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馬炳堅表示。實驗數據顯示,加了抗震墊的建筑的地震反應僅為常規(guī)抗震結構地震反應的8%~15%。目前,日本已建成隔震建筑逾6000棟,其6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幾乎100%采用了減隔震技術。

針對“在此次地震中,磚木結構房屋受損程度要大于磚混結構房屋”的報道,馬炳堅坦言:“磚木結構的房屋樣式在學術上稱為硬山擱檁,指的是把檁條搭在承重墻上。這種方法將屋架省略,構造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適用于開間較小的房屋,一般常見于農村。”他還指出,硬山擱檁房屋抗震能力的確不如磚混結構房屋,但它與以木構架為骨干的古建筑根本就是兩碼事,兩者的抗震能力不可同日而語。(趙申)

發(fā)布:2007-11-10 14:2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計劃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