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領域應用 > 生產制造行業(yè) > 生產管理系統
生產計劃的管理周期
從一開始就制訂計劃的情況另當別論,通常的生產計劃一般都是在以往活動的延長線上制訂的。當先前制訂的計劃與實際實施情況之間出現差異時,就要對該部分進行修訂并制定新的計劃。由于計劃一旦開始出現差錯,就很難恢復到原點,因此最好能頻繁地修正。
在生產計劃中,銷售方和制造方都存在著無法按照計劃數值推進的因素。從銷售方來說,極有可能出現需求本身沒有按照計劃發(fā)展的可能性。另外,也有可能出現營業(yè)負責人(或是經營者)無視生產計劃,強行要求制造方增產的情況。而制造方如果出現籌備失誤或是與生產相關的問題,就無法按照生產計劃繼續(xù)推進。其結果,可能會導致生產計劃和業(yè)績之間出現較大偏差。
一旦出現這種偏差,如果就立刻責怪生產計劃的制訂方式不佳,那么就是誤認為生產計劃制訂一次就算萬事大吉了。其實生產計劃并不是一竿子買賣,事物不可能完全按照最初的計劃發(fā)展。當與最初的計劃出現偏差時。就要加以修正并制訂新的計劃。這才是正確的管理周期思考方式。
為了在實際狀況與最初的計劃數值之間出現差異時能對計劃進行修正,必須由相關人員明確出示最初制 計劃數值時的依據,否則就無法對出現偏差的原因進行調查。如果推卸責任,認為出現偏差不是自己的過錯,看似雖無大礙,但是這樣一來企業(yè)就難以繼續(xù)提高利潤。關鍵不是追究責任、追查過失,而是要查明為什么會出現偏差。為此,就必須以理論為基礎制訂最初的生產計劃數值。唯有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事后才能夠尋找出出現問題的具體部分。
在管理周期的周而復始中,計劃制訂者制訂計劃數值的精準度會逐步提高,并且也會逐漸明確生產現場負責人所必須注意的問題。 rn本篇文章來源于PMC資源網公益網站生管物控網
- 1物流管理規(guī)定
- 2投入ATO生產的努力以及問題點
- 3加工廠管理制度
- 4在生產計劃實施之前進行假設和驗證
- 5委托外加工管理辦法
- 6作業(yè)排序的優(yōu)先規(guī)則
- 7操作標準作業(yè)規(guī)定
- 8生產物資出入庫制度
- 9外包管理
- 10改進包裝
- 11顧客財產管理辦法
- 12生產異常處理規(guī)程
- 13生產管理之班組長
- 14生產作業(yè)控制系統的改進
- 15生產計劃制訂要警惕信息放大的牛鞭效應
- 16實現ATO生產的要領
- 17生產件批準程序
- 18因庫存引起的利潤變動需要注意
- 19怎樣進行生產組織?
- 20產品工序流轉卡實施細則
- 21設備磨損機理
- 22一個月生產計劃
- 232010年度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 24能力計劃編制與管理技術
- 25生產技術科崗位責任制
- 26物流也是生產計劃的對象
- 27定期訂貨方式
- 28生產紀律管理制度
- 29大生產計劃的內容
- 30需求預測的方法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