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網絡、知識增長和經濟發(fā)展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AMTeam.org

網絡、知識增長和經濟發(fā)展

董志強

(<信息產業(yè)報>2000-9-13)

在網絡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當代和未來,網絡將如何影響財富在不同的個人、人群和國家之間的分配?從人類發(fā)展大計角度,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網絡?一些簡明的結論是,人們的貧富差距和國家的發(fā)展差距,常常源于個人或國家的知識差距;網絡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獲取知識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在縮小知識差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網絡的發(fā)達有利于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而對網絡發(fā)展的阻礙因素對經濟發(fā)展也具有負作用。

知識在財富分配和經濟增長中有重要作用

現在我們都在大談知識經濟。知識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知識是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一些經濟學的實證研究發(fā)現,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對于一個國家,知識對他(它)們的發(fā)展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對于個人而言,人力資本理論研究表明,具有更高人力資本的人,在其一生中通常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而個人人力資本的高低,與個人擁有的知識多寡緊密相關。人們對貧困人口的研究發(fā)現,同一地區(qū)的人們之中,貧困人口常常是那些缺乏人力資本(知識、技能等)的人;在不同地區(qū),貧困人口常常集中在人力資本較低的那個地區(qū)。這說明,知識對財富分配產生了深刻影響。較多的知識獲得較多的財富。

對于國家而言,要取得長期、穩(wěn)定和持續(xù)的經濟增長,不僅需要依賴于資源的增長(資源的增長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依賴于使資源的利用更為有效。而資源利用的效益,常常取決于知識的獲得和利用。綜觀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人們的生活水平常常取決于知識的水平和多寡,一個社會的發(fā)展速度和路徑常常與該社會的知識的存量和結構相關,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知識扮演了比土地、資本和勞動力更重要的角色。WDR(1998)指出,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貧富差距的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兩類國家存在巨大的“知識差距”。

網絡促進知識積累,進而促進經濟發(fā)展

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人類一直局限于有限理性。對于任何一個人,由于精力和時間的有限,他不可能過自身的積累獲得所需要的一切知識。知識的累積性增長一般都是在知識的交換或者共享中獲得的。如果人們交換或者共享信息的成本越低,則人們的知識累積得越快。在人類社會逐漸步入信息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知識的加速度增長。

網絡(尤其是互聯網)就是一種低成本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的平臺,而且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好而成本消耗最低的平臺。從早期美國各大學、研究機構建立網絡以圖在共享技術資料方面的方便開始,到現在互聯網形成超越國界、開放性的網絡架構,知識交換速度和交換范圍都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也帶來了知識的爆炸性增長。

當然,即使排除網絡在信息交換和共享方面的巨大貢獻,單就創(chuàng)造知識的方面,網絡的貢獻也將是巨大的。因為,網絡上充分的信息交換可以擴大交易規(guī)模,既促進市場交易的擴大,也促進了分工和專業(yè)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寫道:“勞動分工極大地推進了經濟的發(fā)展,而勞動分工的程度和市場規(guī)模成正比”。分工和專業(yè)化也使得知識迅速向縱深發(fā)展,在知識的積累上人們也會進行分工,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進行知識探索和積累,如果這些知識一旦方便地交換或共享,知識的積累就會驚人地迅速。

網絡在知識積累中的非凡作用也刻畫了,在一個知識社會,網絡對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特殊重要性。知識的落后即意味著經濟的落后,知識增長的落后即意味著經濟增長的落后。當然知識的重要性決不止此。如果大家都可以公平地獲得知識,那么大家的收入也將變得公平一些。因此,如果網絡被窮人和富人無差別地使用,它還可以起到公平分配的作用——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當前的中國能夠上網的人都是在經濟上收入較好的人,邊貧地區(qū)和城市貧困人口并沒有上網的機會,這意味著富人比窮人更能利用網絡等現代通訊手段捕捉到更多更好的商機,而窮人因為無法利用這些手段難以獲得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從而繼續(xù)掙扎在困境之中,結果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一個故事隱含的道理

前面的道理基本講清了,在一個網絡社會,網絡對于知識增長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此我愿意再講一個故事。有一次談到反對中國電信的壟斷,我對學生說:“電信的壟斷如果不破除,電信部門有可能成為民族罪人!”此言絕非故意要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學生們表示難以理解但很有興趣。

其實我的看法就源于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一些方面。電信是人們方便快捷地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一種手段,而且這種手段正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果電信的壟斷不破,至少存在三個不良后果,一是電信服務數量提供不足(壟斷情況下企業(yè)的產量常常低于社會所需要或所希望的產量),二是服務價格過高(限產提價是壟斷的基本特征),三是服務的效率差(服務態(tài)度不好、服務質量不好),而這些都會對人們利用電信手段獲取知識和信息產生深刻的不良影響,進而對經濟進程產生影響。WDR(1998)援引的一項研究也有相同的結論,該研究指出,通訊基礎設施的狀況關系到一個國家傳遞和擴散信息的能力,當人們擁有更方便、更快捷的通訊手段時,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可以捕捉到或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商業(yè)機會,進而促進經濟更快地增長。完全可以設想,當其他國家把電信在獲取知識和信息方面的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時候,我們還忍受著壟斷和無效率的煎熬,勢必導致我們與那些國家的知識差距越來越大,從而在發(fā)展中處于落后狀態(tài)。如果真是這樣,電信難道不應承擔責任嗎?

網絡的迅速發(fā)展有賴與競爭性體制

僅僅明白網絡的重要性是不夠的。如何積極發(fā)展以網絡為重要內容的信息產業(yè)才是重要的。與其他任何一個產業(yè)的發(fā)展一樣,信息產業(yè)的發(fā)展、網絡的發(fā)展都需要一個競爭性的市場體制。壟斷只會造成市場的產品供應量過低,而價格過高。尤其是,在中國,當前還處于一個網絡基礎供給市場中,壟斷不僅造成上網費用高昂,而且還會帶來較為嚴重的網絡擁擠問題(Network Congestion)。只有消除中國電信這種行政性壟斷地位才是解決我國因特網發(fā)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一個標本兼治的辦法。

 

總結

我們在這里揭示了網絡對于經濟成長的一種基本層面的意義。網絡為什么與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聯系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它是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網絡的經濟效應決不僅僅只體現在電子商務方便和成本節(jié)約,以及網絡公司的股票上,更重要的體現在為經濟增長積累知識上。而且,網絡與收入分配看來不相關,其實他們也可能產生密切聯系。當我們說網絡促進了經濟發(fā)展的時候,不單指它促進了經濟增長,也指伴隨經濟增長過程產生的各種社會結構,比如收入分配、法律體制等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