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泛普各地 > 廣西OA系統(tǒng) > 南寧OA系統(tǒng) > 南寧OA快博
下一代數據中心專注業(yè)務集中與數據集中
近年來,業(yè)務集中與數據集中戰(zhàn)略的實施在國內電信運營商中已經成為共識。因此,電信運營商建設的大型甚至超大型數據中心也大量地涌現(xiàn),數據中心成為近年來電信運營商關注的主題之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數據中心在企業(yè)運營過程中的地位也變得日益重要。而建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響應速度更快的下一代數據中心,也將成為國內外IT企業(yè)不斷提出的目標。近年來,業(yè)務集中與數據集中戰(zhàn)略的實施在國內電信運營商中已經成為共識。因此,電信運營商建設的大型甚至超大型數據中心也大量地涌現(xiàn),數據中心成為近年來電信運營商所關注的主題之一。
數據中心的演變
最初,數據中心是作為業(yè)務的支撐單元來建設的,如為電信運營商計費、賬務等系統(tǒng)建設的BOSS數據中心。這時,IT管理人員更關注數據中心的可用性和可擴展性,關心數據中心內部存儲的數據和信息,以及運營在數據中心上的企業(yè)應用。

而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fā)展,數據中心變得越來越龐大,運營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并且還在不斷地增長。在數據中心成為企業(yè)重要成本中心的今天,IT管理人員開始將關注焦點逐步轉向其總體擁有成本和投資回報率,企業(yè)開始衡量信息化的影響,通過制訂IT策略(如集中化和整合)來削減IT成本,提高IT效率。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成為當今IT管理人員關注的首要目標。
在未來,數據中心的地位將有所不同。屆時,數據中心將不僅僅是企業(yè)的成本中心,而將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業(yè)務收益。在電信業(yè)更是如此,運營商可以通過虛擬化技術作為手段,在數據中心空閑時,將其中的設備和平臺軟件打包成計算資源進行外包服務,開創(chuàng)新的增值業(yè)務。這時,數據中心將成為一項業(yè)務資產,企業(yè)將更多地考慮數據中心如何才能帶來更多的收益。
用戶需求推動市場
盡管各IT廠商是目前下一代數據中心概念被熱炒的源頭,但用戶的需求才是推動市場邁向下一代數據中心的主要動力。促使用戶建設下一代數據中心的主要痛點包括:現(xiàn)有數據中心空間不足,難以支撐越來越多的IT設備;舊的數據中心布局設計難以滿足現(xiàn)有需要;供電和冷卻系統(tǒng)成本的升高,舊有的冷卻技術不適應現(xiàn)代數據中心的限制,導致設備過熱從而出現(xiàn)宕機;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靈活性差,不能充分得到重復利用;運行效率低下,多數IT設備的使用效率僅有20%左右,而冗余的資源難以得到利用;社會責任的要求,如日益增長的環(huán)保呼聲等等。
IDC在2008年全球范圍內的一項數據中心調研顯示:下一代數據中心、綠色IT和Web2.0是參與調研的企業(yè)CIO和其他IT管理者們認為最可能在未來1年中對公司的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而在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中,虛擬化軟件以及系統(tǒng)管理軟件(尤其是自動化管理工具)是多數最終用戶的首要選擇。
虛擬化技術通過提高系統(tǒng)使用效率,可以有效地減輕空間、供電和冷卻等各方面的壓力。在IDC2008年數據中心調研中,一些虛擬化的應用實例表明了該技術的重要性。如,某保險行業(yè)用戶原有約1000臺一路或兩路的低端服務器,安裝在200個機架中,占用了大約450平方米的空間,每年在供電和冷卻方面的花費超過了60萬美元。而在實施了虛擬化技術之后,原有的應用可以更有效率的運行在大約80臺4路以上的高端服務器上。雖然每臺服務器的平均功耗超過原有的設備,但是由于服務器數量的大幅度減少,使得供電和冷卻成本控制在每年8萬美元左右,僅僅是原來的八分之一。而所占的空間更是減少到10個機架,占地大約23平方米。
因此,通過虛擬化技術可以有效的控制數據中心內IT設備的數量,從而減少供電和冷卻方面的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控制能源消耗可以減少發(fā)電時所排放的熱量和有害氣體,達到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根據IDC估算,數據中心每減少一臺服務器,每年即可減少大約11.4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過去一年中,虛擬化應用的廣泛部署也從側面印證了該技術給企業(yè)帶來的好處。對比IDC2008年和2007年的數據中心調研結果,亞太區(qū)范圍內使用虛擬化技術的用戶比例已從一年前的21%迅速提升到了44%。這充分顯示了用戶對于虛擬化技術的接受速度。
IT廠商參與合作建設
作為IT廠商來說,不能只把自己定位成硬件設備或軟件平臺提供商,只有更深入地參與到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占有先機。IDC認為,下一代數據中心的生命周期應包括評估、建設和維護三個階段。
其中,建設階段包括數據中心的設計和施工,是眾多IT廠商充分參與的階段。而其他兩個階段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在建設數據中心前,應對舊有數據中心的退役,以及新建數據中心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和規(guī)劃。目前,只有極少量的IT廠商參與到企業(yè)的這一階段工作中,而這一階段卻是企業(yè)建設新數據中心的關鍵階段。如果廠商能夠充分地把握這一階段并參與其中,將會成為用戶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合作伙伴,而不僅僅是提供某一設備的供應商。
在建設數據中心之后,與用戶合作進行數據中心的管理維護工作也需要得到廠商的重視。提供更好的系統(tǒng)管理工具,以及提供對系統(tǒng)優(yōu)化的咨詢應是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如果IT廠商與用戶的合作能夠貫穿這三個階段,提供整體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將會成為未來數據中心建設的領導者。這是由于數據中心變得日益復雜,最終用戶需要整合建設數據中心的各方面廠商和專家。而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出現(xiàn),使得用戶可以面向統(tǒng)一的接口,減輕了整合壓力。因此,成為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應該是眾多IT設備廠商目前努力的方向。(IDC)

